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考察张掖市山丹培黎学校时再次强调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一句掷地有声的“我支持你们!”更加坚定了职业教育人拼搏奋斗的决心和干劲。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日益彰显职业教育在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在下好改革发展这盘大棋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究竟需要怎样的支持?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又该怎样切实支持职业教育?用起来,做下去,这份政策利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扎实行动。
2019年,在职业教育发展史上,注定是一个大年,也必定载入史册。这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举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方案》首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个不同的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明确提出,经过5~10年左右时间,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又到职业学校视察调研,给职业教育增添了无穷动力。
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提升水平,这是党和政府多年的要求,学界长期的呼唤,更是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期待。如何回答好这一时代之问,完成好这份时代答卷,如何回应总书记“我支持你们”的殷切期许,答案只有一个:落实。方法只有一套:以狠抓落实彰显大力支持。
打造职业教育类型特征需要狠抓落实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并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从改革发展、大力发展到加快发展,一直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类型特征鲜明、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十分明确,顶层设计思路十分清晰。《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要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特色转变。但从实践上看,由于受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简单学习国外职业教育做法,简单模仿普通教育模式的情况根深蒂固,而适应中国人文特点、文化特征和经济社会水平及产业结构阶段的职业教育制度标准仍然缺乏。因此,职业教育类型特征长期不明显成为顽症,需要自上到下加以推动,更需要自下而上创新探索。
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需要狠抓落实
职业教育具有跨界特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主要特征,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是基本要求,这既需要构建一个有效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更需要鼓励和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要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其中,由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以资本为纽带,责权利相互结合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是典型模式。但十分遗憾的是:比较有效的混合所有制办学在现实中步履艰难,一部分被明确为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职业学校,往往得不到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相关待遇,大有“混”不下去、难以“混”下去之势——在财政税收体制上出现严重的不协调,因为在财政支持的政策语境中,只有公办和民办之分,混合所有制的各项政策难以落地,很难落实。
建设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需要狠抓落实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需要大量的投入作保障。从人才培养过程和质量要求看,职业院校在设备配置、实验实训等方面的投入要求比普通教育要高得多,而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地区、大部分院校的投入水平远远低于普通教育。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生均拨款不低于12000元,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尚达不到,标准降低有之,无标准者有之,标准中加专项有之,甚至把学费并入生均拨款一起算的也有之,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也十分突出。《实施方案》提出,各级政府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地方政府要按规定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在保障教育合理投入的同时,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必须将其作为业绩考核指标,明确抓落实。
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水平需要狠抓落实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待遇,鼓励企业职务晋级提升和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倾斜,并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应该说,国家政策释放的信号十分明确,但受制于现实政策门槛,有关单位在招工提干中歧视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情况相当普遍和突出。有人分析,之所以高职教育贯彻以就业为导向难以到位、学生专升本比例不断提高,原因之一就是有些部门明确提出提拔科处以上干部,第一学历必须是本科,有些单位招工政策规定最低学历为本科,有些单位明确本科以上学历才可以为正式员工,定位于专科学历的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只能为劳务派遣工。英雄首先看出处,实际薪酬水平更是相差悬殊。近年来,有关方面在技能尖子、工匠劳模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奖励措施,但量太小,犹如蜻蜓点水,甚至被人诟病有作秀之嫌。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地位、待遇,需要全社会各有关方面狠抓落实。
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狠抓落实
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教育应有其鲜明的特征,并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人才培训体系:双师型教师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项目化课程和教材机制建设、校内外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而关于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等方面的改革要求,事实上早已或分散或系统地见于各级各类文件之中,但由于受办学条件、教师队伍数量、结构和水平、经费投入等因素制约,同时也受到政府部门在政策协同等方面的影响,实际上见效甚微——兼职教师队伍难以规范建立起来,双师型教师难以培养起来,高质量高水平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难以形成,至于高水平先进性校内实训基地、规范性教学型产教融合校外实训基地等也为数不多,适应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机制也尚未有效形成。对此,实在需要推动落实、落地生效。
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需要狠抓落实
《实施方案》有一句十分精辟的表述,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这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发出的有力声音。但现实情况看,一方面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企业承担职业教育不仅在体制机制上脱节,外部支持环境还不够,参不参与职业教育在财政、税收、金融等要素和政策不明显。为此,《实施方案》的配套文件明确要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这是国家出台的一大重要利好政策和举措,但怎样使其转化为有效现实,需要相关各方真抓落实。
各级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需要狠抓落实
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早已有之,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众所周知,其成效不是很明显。笔者认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滞后、体制机制尚不成熟等不足,同时协调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更快更健康更持续发展,需要各成员单位摒弃门第观念障碍,消除本位利益藩篱,立足大局、协同作战。这既是国家公职人员的职责和良知,也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和修养。值得欣慰的是,《实施方案》已明确,由国务院分管教育工作的副总理担任国家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召集人,地方各级已经建立起了由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研究决定职业教育发展中一定会产生积极作用,期待在狠抓落实责任上有新的作为。
(作者:周建松,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理事长,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