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资讯 网站首页  >  职教资讯  >  正文

高职通识教育:“傍”着传统贴标签,不靠谱
发布人: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15-03-27     浏览次数:

    受传统通识教育模式的影响,高职通识教育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课程设置、质量评价等仍然是传统基础课程的复制,尽管部分课程冠以通识类课程的“标签”,但是高职通识的“味道”甚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如何建构高职通识课程体系,成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不可回避的大问题。

    随着社会人才市场的理性化,行业企业择人用人普遍从学历攀高向德行考量、从唯技术资历向人品修性回归,高职教育也在人才培养的反思中把通识教育推到深化改革的前沿。但是,受传统通识教育模式的影响,高职通识教育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课程设置、质量评价等仍然是传统基础课程的复制,尽管高职部分课程冠以通识类课程的“标签”,但是高职通识的“味道”甚微。这种现象,着实发人深思。

    教育特色:应知与应会的“根文化”教育

    作为以应用型、技术型高等人才培养为使命的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兼是高职教育最本质的特征。高职通识教育,决不是犹如《十万个为什么》那样的科普讲座,最基本的原则呼应必须彰显两条:一是基于国民素质准则下与专科学生层次相匹配的公民素质,二是基于职业准则下与高等技能人才相匹配的职业素质。两个原则既体现了通识教育分类、分层次的教育属性,又忠实于职业方向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针对性,将通识教育始终植根于高职教育的“土壤”中。

    顾名思义,高职通识的“高”是教育层次的规定,是高等教育的类属,表明高职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职”是教育特质的规定,是教育的定向,以此有别于他类教育;“通”是通达、融通,通识课程不是多学科、跨专业的简单拼合,也不是人文教育内容的名称更替,它重在学科间内在的联系,追求的是文化与“化人”的达成;“识”一般泛指知识,但在通识教育中的“识”,道理明辨和哲理觉悟是最核心的要求。

    在高职教育目标体系中,“应知”与“应会”既包含着职业层面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人要求,同时还包含人格层面基于职业人的“为人”与“为事”的成人要求。显然,教育的交融性很难将学人教育与成人教育分开,任务指向前者的教育担纲是专业知识教育,而后者重在专业技术教育。但在工具理性中,职业道德与职业人文的素养,恰恰是“应知”与“应会”的内核所在,无论是职业作为和职业坚守的原动力,还是成人和成业的价值取向,通识教育的奠基性、发展性、持久性更为突出。

    内涵路径:人文科学与职业文化全面融通

    高职通识教育怎么做?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研究院在教改实验的基础上创建了“三项融通模式”。

    一是通过“人与人文”系列通识课程教学融通社科文化。如“中外文明大观”、“《论语》与知明”、“汉字玩赏”、“你应知道的美术故事”等,将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扎根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

    二是通过“科学与生活”系列通识课程教学融通自然科学。受高职学制、课时、专业的影响,自然科学类课程作为独立课程列入高职课程体系非常有限,但作为现代新型的高技能人才,许多自然科学常识和道理不能不知晓。正是基于此,学校推出“科学与生活”系列通识课程,如“生活中的数学”捕捉高职学生在生活中、成长中关注的热点,使用数学理论或模型去透析生活问题;“生化与我”则紧扣现实社会中的生态、环保、绿色等热点,利用生物学、化学的相关理论或知识去破解学生关注的生活与食品安全等问题。

    三是通过“职业与素养”系列通识课程教学融通职业文化。通常状态下,长期的职业化影响和熏陶,职业人的性格和习惯里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带上职业性的某些“胎记”,因此不同行业和不同职业除技术的专业化要求有别外,人职匹配的职业素养也有不同。如何针对大类专业职业特性和人才素质的共同性开发“小通识”课程,这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如经济学是高职课程体系中经贸、管理等大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但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安排,教材的知识体系偏重于理论化,而高职专业方向设置“小而散”,人才培养应用性突出,理论教学与应用能力的培养间距较大。针对此,学校开发的“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通识课程,将抽象的经济学原理进行分解,从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等专业中提取案例,在普适的经济学通识中注入高职专业的职业元素,让学生的学习更有趣、更可用。

    高职通识教育的“三项融通”不是简单的《十万个为什么》的科普常识推介,高等教育与高技能人才的定性,高职通识教育的定位决不是唯一传授知识,也不是简单的说教一种方法,它所关注和告诫的是哲理,触发的是觉悟,留下的是切身受用的。

    改革展望:传统基础课程面临“洗牌”和重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如何建构高职通识课程体系,也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不可回避的大问题。目前高职的课程密度已经处于“高”饱和状态,留给基础课程的空间越来越小。怎么办?除了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法改革之外,基础课程体系改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也很重要。

    首先是课程体系改良。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着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如何保障与高职学生相匹配的文化素质,通识课程大有作为。高职学生的人文、科学、职业等素质教育途径是开放的,内容选择是广角的,传统学科的边际日益淡化,多学科知识交互逐渐增多。因此,必须改良并优化整合传统的基础课程,变单科课程集合体系为综合化微课程集聚体系,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才能相得益彰。

    其次是与专业融通。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化对传统基础课程的挑战,将集中体现在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上。产教融合和学做一体的特殊性,使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必须渗透职业文化和职业道德,而从职业认知到职业情感、职业文化认同,学生必须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去体验、去培植。文化素养与职业素养的结合,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都担负着通识教育的功能和责任。

    再其次是以生为本。在高职教育中,传统的兼负通识教育功能的基础课程大多是教学计划排定的,授课教师和学生都是确定的,学生没有选课的自主。现代通识教育则是充分体现生本理念,学生选学有充分的自由,学校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审视人生、分析社会、规划职业、看待人际等都不再是一时的激情冲动或盲目从众,价值理性和个性张扬、深思和批判性思维等是主流态势。针对此,通识课程选学交由学生自主,大一统的通识课程将逐步退出高职课堂。

    综上所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高职通识教育改革,决不是基础课程的简单删减或调整,也不是新增几门人文选修课、多推出励志和人文讲座的问题。高职通识教育有特定的教育对象,又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特质,通识教育虽然不能作为专业教育的延伸和拓展,但也不能完全脱离职业面向泛泛而论。

    (作者邱开金,系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3-26,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