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刘延东副总理曾指出:“职业教育不仅是‘找饭碗’的教育,更成为‘造饭碗’的教育”。“找饭碗”和“造饭碗”虽只是一字之差,但意义却天壤之别。“找饭碗”关心的只是学生今天的“饭碗”,“造饭碗”则关心学生明天乃至终身的“饭碗”。从“找饭碗”到“造饭碗”,是现代职业教育的进步和创新,是职业教育更好地处理为经济社会服务和促进学生发展两大功能辩证关系的体现,也是职业教育重新赢得社会青睐,提升吸引力的重要之举。
要拓展职业教育“造饭碗”的功能,需要职业启蒙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技能教育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发挥协同优势。
职业启蒙教育,播下“造饭碗”的种子。职业是人生的基石,也是幸福人生的重要基础。人的一生耗费在职业上的时间是极可观的,一辈子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和从事厌烦的职业,幸福指数完全是天壤之别。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相互割裂的,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通常对职业知识一无所知,甚至许多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未来也懵懵懂懂。如果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无知并感到无趣,就不可能殚精竭虑将职业工作做到极致,更不可能萌生“造饭碗”的念头。因此,要引导年轻学子将来走上“造饭碗”的道路,关键在于从小培养其对职业的兴趣。职业启蒙教育就是播种,一旦条件具备,就会从“谋饭碗”转向“造饭碗”。
就各种职业启蒙教育而言,“职业体验日”的做法值得称道。为了对青少年进行职业启蒙,上海多次举办了“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日”,14个专业大类的职业体验项目,供全市3万余名中小学生体验。从学生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兴奋的表情,不难看出,职业体验活动给其带来的是愉快的体验,是紧张学习之余的难得放松。
虽然不指望通过一次职业体验就让学生接受和选择职业教育,但职业体验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可能是终身难忘的,它对青少年的职业启蒙之效果不可小觑。从更加积极的意义看,通过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对职业有初步的认识,破除神秘感或厌恶感,进而对某职业产生兴趣,播下理性择业或“造饭碗”创业的种子。
职业生涯规划,催生“造饭碗”的萌芽。职业学校学生中大部分是因考不上普通高中才来到职业学校就读,他们通常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并无规划,学校有责任为其弥补这一空白。学校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主观愿望、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分析,帮助其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制定差别化教育计划,并采取必要的行动,帮助学生逐步达到各阶段的分目标。在为每一位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时,教师的经验和判断力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借助于职业兴趣或职业倾向量表来更加准确地发现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有超强的职业领悟力和浓厚兴趣又兼具创业潜质的学生,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其将来自主创业。
目前有的中职学校已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加入了“职校生创业指导”课程,内容包括了解创业环境、提升创业素质、准备创业资源、选择营销渠道、扬起创业风帆和校园创业实践等部分。通过创业教育,学生将了解与创业有关的各方面基本知识,如工商、税务、财会、统计和社会调查等常识,激发对特定职业创业的兴趣,消除对创业的恐惧和迷茫感,为日后自主创业奠定知识基础与思想基础,催生“造饭碗”的萌芽。
职业技能教育,缔结“造饭碗”的果实。职业教育缓解就业压力和促进民生改善是通过其培养的毕业生来体现的。通过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学生获得一技之长,与未接受过职业教育的社会求职者相比,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上的优势。这种优势除本人得益外,还表现在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机制上——在人力资源质量提高的刺激和保障下,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就业岗位的增多。数据表明,职业教育招生数占比每上升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吸纳就业比重就上升约0.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吸纳就业比重增长部分与职业教育有关,这表明职业院校毕业生在二、三产业就业或创业有竞争优势,并对产业规模扩大、岗位增多有刺激与推动作用,体现了职业教育“造饭碗”的价值。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早已被社会各界认识,但长期以来人们关心的只是经济发展为劳动者“谋饭碗”的事实,忽视了职业教育对经济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的“造饭碗”效应。重视并研究“造饭碗”的效应,可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并为职业教育推动社会的公平、和谐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董奇,雷正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年6月9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