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资讯 网站首页  >  职教资讯  >  正文

世界高教发展面临的挑战
发布人:     资料来源:职教研究所     时间:2014-10-09     浏览次数:

美国盖洛普公司在华盛顿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97%的美国民众认可高等教育的必要性,但67%的民众表示高昂的学费成为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一道障碍。美国南新罕布什尔大学校长保罗•J.勒布朗克(Paul J. LeBlanc)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美国的教育者必须认识到,失败的高等教育体系会影响国家的未来。在刘道玉教育基金会于北京举办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中国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说,“整个世界,大学正处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十字路口。大学的危机,既有思想危机,也有结构性和质量上的危机。”

中美两个高等教育大国面临的危机,在世界其他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看法并非危言耸听。

全球化挑战

201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周刊》曾刊登伊丽莎白的《一个不同的世界》一文。该文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交通和通讯的进一步发展,全球化更为广阔和深入,每个国家都在推动自己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流动学生,在2025年可能达到800万人。过去的10余年间,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办了国际课程、联合培养课程,以及在国外建设新校园。区域协定正在兴起,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

针对来势强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联合国国际大学协会2012年发布的《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须强调学术价值》声明指出,尽管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了诸多益处,但也有许多潜在的负面影响。有学者认为,一是存在竞争取代合作的危险。随着高等教育在某些方面成为全球化产业,商业及其他利益的竞争有时甚至超越了基本的学术价值和目标,存在着竞争取代合作的危险。二是不利于文化多样性。比如,英语的广泛应用可能会有损高等教育语言的多样性等等,这些均不利于文化多样性。三是不利于高等教育多元化。过分追求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会导致政府将资源集中在个别几所大学,危害世界高等教育系统的多元化。四是学术霸权的形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后是学术“发达国”与“依附国”的权力关系。对学术“依附国”来说,基于认识的后知后觉或话语建构的不足,处于学术输入的弱势地位是难于避免的。

信息化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国家先后实施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12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虽然各国教育信息化进展不同,但已经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推出开放课程以来,很快在世界范围掀起了建设热潮,许多大学建起了开放课程平台。2008年出现的慕课,在2012年发生井喷现象开始持续发酵,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

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知识获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教与学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无论大学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上机模式取代上学模式的一天终将会到来。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曾预言,“未来50年内,美国4500所大学将会消失一半”。尽管2014年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37%的美国人同意网络大学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但仍远远低于对传统大学77%的信任度,不过这个数据还在增长中。盖洛普教育项目总监布兰登•巴斯蒂德说:“眼看着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网络大学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学位,我们可能正处于才刚刚开始接纳网络教育学位的时间节点,转折点说来就来。”欧洲大学协会也在讨论认可大学生慕课中完成的学分,同时设法保证慕课的学习质量。看来信息化是无法阻挡的趋势,在线教育被广泛认同恐怕只是个时间问题。对于大学来说,信息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不能肯定大学是否会因此消亡,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唯一能确定的是大学必须作出积极的回应与改变。

职业化挑战

1828年的《耶鲁报告》提出,“学生获得某一专业的知识,就像脑子里装进了一件物品,但这种填充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当中,从长远来讲并没有太多的价值。”大学的作用在于,为未来世界培养具有前瞻性眼光的领导者。何为当代的“大学之道”?20134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之大学校长论坛上,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说,企业要求大学毕业生有更多的能力来促进企业长期发展,就意味着大学需要全面关注学生发展。关于高等教育的本质究竟为何?大学究竟是要培养专业人才还是博雅人才?事实上,大学适应社会要求的职业化趋势似乎已经难以阻挡。

2013年,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广播报道,英国工业联合会的报告指出,用人单位对具有大学及以上水平的技术需求日益增长,单纯依靠传统大学课程培养人才已无法跟上用人单位的需求。预计到2020年,近一半的从业人员都将担任“高技能角色”。为应对这一挑战,报告建议降低技术工作的门槛,并增加参与到高水平技能培训的路径,使传统学术教育不再是成为高水平技术人员的唯一途径。报告特别指出,应扭转传统观念,鼓励年轻人参加那些过去被轻视的技术和职业课程,对技术和职业教育这条路径与传统学术路径要一视同仁。

2014年,我国政府已经明确改革方向,全国1200多所普通大学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本科大学正好占50%左右。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高等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报》(2014-10-09 7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