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高职学生拥有独特的思维模式、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高职教育应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使命感与紧迫感,引导高职学生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前列。
制度配套,构建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是促进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制度基础。教育部推出允许学生休学创业的新规定,不等于学生只有休学才能创业。高职院校不能让创业学生“一休了之”,而是尽可能在制度上给在校学生创业铺路,如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的弹性学制与创业学生学分替代制,让创业成为合情、合理、合规的行为。
国外很多国家都设立了专职创业教育机构,具体负责学校创业教育方案的实施和管理。美国目前拥有50多家创业研究中心,1600多所大学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我们也要建立以创造为价值导向的教学激励机制、多视角评估的教学考评机制,系统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框架、结构布局和运行机制,不断形成推进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的工作合力,打好组合拳。
实践为王,加强创业平台搭建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创业亦然,我们要防止创业教育如火如荼开展而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率却几乎为零的尴尬,创业教育课堂应更加趋于实践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
英国、日本的许多高校均建立科技园区,提供低价格场地支持和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孵化器功能,为立志创业的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使其在专业人士的支持下进行创业。我们要着力培育创新创业公共平台,推广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加快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不入泳池,焉得泳技”,创业能力是练出来的,要给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让学生真刀实枪训练,在不折不扣的实践中得到感悟、提升。
师资提升,保障创业教育有效
创业教育师资整体实力不足,使得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捉襟见肘。为此,各高职院校要着力培养创业教育师资,在吸纳社会上创业成功人士兼任创业教育导师的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聘请国内外创业教育的资深专家学者讲授创业教育课程、讲授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理论,培养中高级的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也可派遣创业教师出国培养。
严格的师资选拔程序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师素质得到保证的基础。德国把具有专业实践经历作为聘任创业教育教师的一个重要条件;澳大利亚创业教育要求师资能力全面,注重创业教育的研究能力以及研究成果的转化;新加坡的创业教育特别强调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主要表现在课程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教育合作的国际化。
氛围营造,弘扬创新创业精神
创业需要资金,但创业最关键的要素并非资金,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不等不靠不要”的品质,是敢想敢拼的创业精神。受传统安居乐道思想与长期应试教育影响,我们的毕业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通过创业走向成功、通过创业报效祖国的主体价值观还没有形成。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创业者被认为是民族和国家的骄傲,创业致富是每一个公民从一出生就被灌输的思想,而且在培育创业氛围、宣传创业者、颂扬企业家精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我们要通过教育引导、树立典型、交流经验、组织创业大赛等手段,让创业精神深入高职学生的骨髓,并形成共识、产生共鸣;要通过打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舆论环境,鼓励高职学生投身创业洪流,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和理想信念,做时代的弄潮儿。
(作者徐美燕,系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年9月16日,12版